什么是会计派遣
所谓会计派遣,就是由企业所有者委托第三方财务中介机构向其拥有的企业、或经营机构派遣全职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会计监督和严格内部财务控制的一项新制度。根据委托方(企业所有者)的要求,严格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完整地向委托方提供会计资料,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情况。
会计派遣的服务内容
· 会计机构的设计与设置
· 财务管理制度设计
· 全职会计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派遣
· 会计基础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导
· 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与专业辅导
· 内控制度和基督机制的设计和优化
· 日常帐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
· 常年财务顾问服务
· 税务咨询和策划
· 基于财务数据的商业分析
· 其他客户需求的服务
会计派遣产生的原因
(1)内部控制外部化
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经营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如果企业进行某项事务的交易成本大于将其交由外部组织来完成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就应放弃此业务。随着社会化专业分工的发展,企业将由自己完成成本较高或效率低的业务推向外部,从而形成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这种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有助于形成合理的资源培植与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显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会计工作成本过高或低效时,对它进行外部化不失一种最佳选择。
(2)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是一种有关描述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运动的有关信息,在现代企业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经营者的经营决策的依据。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核算资料失真
成本费用核算失真
对外投资收益体现失真
往来款项失真
会计报表编制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信息不对称
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不统一
对经营管理者缺乏有效监督
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3)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受限制
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不能形成会计人员在社会范围内的竞争,有些会计人员在一个企业内服务很长时间,接触的只是一个企业的业务内容,这对于拓宽会计人员知识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不利的。
(4)管理不严监督不利
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会造成所有者财产的严重流失。
会计派遣的优势
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维护所有投资者的利益
有利于全面公正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有利于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便于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的监管
符合企业运营的成本效益原则,能够精简机构,减少冗员,节约管理成本,规避财务风险
有利于会计信息准确、及时的传递
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组织和财务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
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有效地抑制腐败现象
有利于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真正发挥会计工作对经营者的监督制约作用
· 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意联合拥有并负责经营的企业。其实质是一种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合伙契约的关系。它是个人独资企业扩张的自然结果。一般情况下,合伙制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一样,所有者集剩余索取权与监督管理权于一身,也不存在会计信息不对称,不会发生“内部人控制”现象。然而,企业中并非每一位企业主都要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工作(即隐名合伙),那么参与经营管理的业主比不参与的业主在获得信息上有了优势。倘若参与经营管理者出现道德问题,内部人控制就可能成为事实。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大,历史较长的家族企业里,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大多精明能干,亲自经营管理。但是随着子子孙孙的承接传递,家族成员中的后继者在管理天赋、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就可能远不如其前辈。此时,大权就可能旁落到外族管家手中。如果这些管家在忠诚无私上出现问题,便会引发家族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
· 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由两个以上出资人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有独立的注册资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其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们不直接干预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监督其他要素所有者的行为,而是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支薪经理们从事这些活动,并由股东代表组成的董事会来领导。于是,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保证,在利益非均衡性的驱动下形成了。
· 各级行政机关
尽管各级行政机关是不同于任何一类企业,它的社会职能也不是盈利,但由于它在社会中特殊作用,决定了对各级行政机关的监控远远超出了对一般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意义,更在于遏制腐败,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况且,在我国财政经费中用于支付行政机关各类开销,不仅绝对数大,而且比重也相当大。从会计工作入手,监控行政机关的各项经济活动,无疑是从人治社会向法治民主社会转变的一个关键。
· 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社会民间团体
各类事业单位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它们的上级还存在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但各单位仍有必要的财权。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经过政府批准,还可以收缴罚款。如果对这些资金的管理出现混乱,同样直接损害国家的利益。况且,任何享受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它们花着纳税人的钱,也就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而实施会计委托制度,正是在会计工作这一环节引入了社会监督的机制,对各项事业的正常发展,促进国家进步又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