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 改善民生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造福民生,既是治国理政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
这10年,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在财政“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蛋糕”分配结构也在明显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向和重点逐渐向社会薄弱环节倾斜。可以说,这10年,民生领域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民生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并向纵深发展。
民生改善的背后,是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支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12年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医疗卫生支出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2012年仅中央财政负担的资金就远远超出2005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支出之和;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仅仅5年时间就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毋庸讳言,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加剧,上学难、看病难和住房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将有能力在更高层次上解决民生问题,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一幅幅更加美丽的民生画卷展现在普通民众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