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财务软件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财务软件发展主要有两种态势。
一是企业管理软件。部分财务软件厂商将部分甚至全部力量投入到企业管
理软件——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开发与应
用中,由财务专项管理向全面企业管理转变,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
流的一体化、集成化管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软件将不复
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面企业管理软件的财务管理模块或部分。
二是所谓全面财务管理软件。发展此类财务软件的厂商认为,财务管理的
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日常会计核算和进行各项财务分析,而应该充实进完整
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做到凡是涉及到财务管理的企业流程均应有财务管理软
件的支持。这样的全面财务管理软件将包括会计核算、财务、业务、生产、人
事管理等诸多体系,其实质也是一种“企业级”管理软件。它与前一种的区别
在于:全面财务管理软件是以会计核算软件为基础进行的;而前者则是以在企
业资源计划MRPⅡ之后发展起来的全新的管理理论为基础的。
此外,当前还有一种新的提法——网络财务软件服务,即提倡传统的财务
软件行业向纯粹的服务业发展。具体的做法是:一般企业不必象以前那样花费
高额费用购买商品化财务软件,来实施企业财务管理,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只需
付出较少费用,与财务软件厂商签订代理服务协议,由后者凭借自身的海量数
据库、网络财务软件、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日常财务管理服务,代理企
业财务工作。对于这一种提法,笔者并不认为它将成为我国财务软件发展的主
流,甚至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原因很简单,财务网络服务化在现阶段
实施,会遇到诸如技术、硬件支持水平、网络安全性、厂商的职业道德等方面
的问题。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网络财务软件服务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高
度完善化之后才可能实施。
二、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
财务软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为重要的一条是要做到适应性。一方面财务
软件的发展要适应企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变化;另一方
面要适应软件技术发展的水平。考虑到以上这两方面,笔者提出以下财务软件
的发展趋势。
(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物流循环、资金流循环、信息流循环是现代企业内部的三大循环,是企业
进行日常管理的全部。三种循环密不可分:物流循环和资金流循环相互配比,
信息流的前期形成基础来源于物流和资金流,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
促进、相互修正。财务软件的发展必然要向这三大循环的协同管理方向拓展,
这是财务软件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
(二)全面网络化。
1、理论基础。企业的网络化建设最直接的动机,是使企业环境中每一个
信息发布点和信息收集点之间有顺畅的信息通道。保证在企业复杂生存环境中
大量的、散布的、异步的、异质的信息能相互协调、有序、同步地进行信息交
流。网络化管理的浅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使财务软件管理的重中之重——财务原
始数据能够被及时、全面地获取,并做到实时反馈;深层次的目的则是拓展财
务软件的管理适应性,追求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使企业具有低能耗、
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
2、技术构架。面向信息时代,运用JAVA开发工具:采用C/S或B/S结构
,全面支持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
(三)开放性。
1、理论基础。企业网络物理构建设施一般不由一家厂商供给,而是由众
多硬件厂商共同生产,所以此类设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企业应用软件的软件
标准更是千差万别。因而,要使企业构架的网络能够正常运转,企业各项信息
资源能够迅速传输和共享,开放性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财务软件向管理方向
发展,必然会与企业生产、采购、经营、销售等部件发生联系。要实时获取企
业日常发生的数据和信息,财务软件本身就必须强调开放性,强调与企业管理
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能力,甚至是跨行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2、技术构架。
(1)数据库互联标准。 SAG(SQL Access Group)和IBM公司较早就制定
了异种数据库的互联标准,如ODBC,即开放式数据接口,可用来挂接通用的各
种小型数据库。此外,大型数据库厂商在自身产品中加入本地驱动程序,能够
直接与当前流行的大型数据库互联。
(2)开发工具。开放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有Power Builder、Delphi、
Developer/2000、Visual Basic等。当前最流行、最具开放性、能应用于各
类平台的网络编程语言,首推JAVA.
(四)安全性。
1、理论基础。企业绝不希望在财务软件借助Internet、Extranet走向开
放、网络化的同时,绝密的财务数据被黑客甚至竞争对手获取、篡改和破坏。
此时,财务软件的安全性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网络的安全性,包括网络硬件
的安全性、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网络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财务软件要确保
安全性,除了要确保自身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之外,还要有其应用平台——网络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系统构架硬件平台的安全性。
2、技术构架。
(1)身份认证。系统存在多重登录体系;提供用户多重密码;制定操作
权限。
(2)防火墙(Firewall)。目的在于分析、判断IP数据,识别危险或未
经授权的IP数据。只让安全的IP数据通过,进入网络。
(3)虚拟专用网VPN.企业若拥有自己的专用网络、专用网线,数据传输
的安全性自然将得到极大的保障。但是专网、专线过于昂贵,而虚拟专用网则
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
(4)反病毒。财务软件可挂接或捆绑第三方反病毒软件,对电子邮件、
文件传输FTP、网络页面JAVA程序、ActiveX控件,甚至文档文件中可能存在的
病毒进行防范和击杀。